案例微分享 | 第6期:如何借助科技,保障环卫作业的安全?

2022/10/18小步创想

编者按

随着城市的发展,道路交通状况日益复杂,环卫工人作业时的危险系数也随之增加。如何有效保障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,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。

本期,我们将结合各地城管实践经验,看他们如何借力信息化工具,筑牢环卫作业安全屏障,为环卫工人撑起安全作业的“保障伞”的。

环卫作业现状


户外环卫作业是一个高强度、高风险的职业,环卫工人安全保障措施相对薄弱,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安全隐患,意外交通事故频发。相关部门在加强环卫工人的防护措施的同时,还需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,才能切实保障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,进而提高环卫作业精细化、现代化管理水平。


实践经验分享

01 前端作业环节,如何保障作业安全?
(1)危险及时感应,守护人员作业安全
【实践案例:杭州市萧山区】



解决思路:

借助环卫工牌等智能穿戴设备,危险情况实时感知、及时响应,保障环卫工人安全。


事件阐述:
环卫工人普遍年龄偏大,反应灵敏度较差,面对马路上滚滚车流和人流,进行清扫保洁工作时,很容易受到伤害。因此,需要把环卫工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。

为此,萧山区城管局借助科技手段,为环卫工人配备了环卫智能工牌,通过实时定位、一键SOS求救、实时天气提醒等功能,若遭遇突发极端天气、身体不适等情况,可以及时发现,全方位保障环卫工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。


(2)异常行为监管,守护车辆作业安全

【实践案例:成都市双流区】




解决思路:

借助DSM(驾驶员异常行为分析)技术,结合车载摄像头、手唛等,驾驶状态实时监测。


事件阐述:
长时间单一、重复性的道路清扫工作后,驾驶员极易出现身体疲劳,部分驾驶员会采用打瞌睡、抽烟等危险行为缓解。一旦发生危险,不仅威胁自身安全,还会引发事故频频。

为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,双流区城管局结合DSM(驾驶员异常行为分析)技术,给辖区109辆清扫车及洒水车驾驶舱加装了智能摄像头,当驾驶员出现打电话、抽烟、打瞌睡等危险驾驶行为时,设备会自动识别并上报,驾驶舱内手唛还会发出“滴”声,敦促驾驶员开好安全车,保障环卫作业安全。

(3)盲区实时监测,有力保障行人安全

【实践案例:成都市双流区】




解决思路:

借助BSD(右侧盲区监测)摄像头+声光报警器,帮助驾驶员扫除驾驶盲区,保障行人的生命安全。

事件阐述:
洒水车、洗扫车等大型环卫车辆已是日常环卫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由于这类车辆重量大、盲区大、制动距离长,“不出事则已,一出都是大事”,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。

为保障车辆作业及行人安全,双流区城管局利用给全区环卫车辆侧身安装上BSD(右侧盲区监测)智能摄像头,对车辆周边环境和盲区进行监测,当发现有行人经过,联动声光报警器进行指示灯及语音警告,提醒驾驶员及过往行人注意安全。


02 后端监管环节,如何保障安全?
(1)远程监督、及时调度,保障环卫作业安全
【实践案例:南京市主城区】




解决思路:

综合指挥中心+智慧环卫APP,实现问题及早发现、快速解决,保障作业安全。


事件阐述:

以往,环卫工人、环卫车辆在作业途中遇到突发问题,达到只能靠人力巡查发现,处置往往滞后,无法有效保障环卫作业安全。

南京市主城区依托信息化手段,打造了智慧环卫平台,通过综合指挥中心,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回传视频,及时锁定环卫问题,一键框选对讲组,即可进行高效、扁平化的指挥调度;此外,日常巡查过程中,巡查人员还可通过智慧环卫APP快速上报突发问题,大大提升问题处理效率,缩短问题解决周期,有效保障环卫作业安全。


咨询
电话

咨询热线

400-864-9582

售后咨询

400-893-2898